2012年02月25日10:24 本报记者 于春光 罗 铮 王凌硕
虽然国籍不同,肤色各异,但来自欧盟、北约、多国海上力量、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等4个国际组织,以及美、英、法、德、中等20个国家的84名代表,都带着同样的热情和同样的意愿,面对面沟通,零距离交流,共同探讨携手应对海盗威胁、加强军舰护航效率的模式。
“中远香港分公司商船遭海盗袭击,第八批护航编队启动反劫持应急预案,迅速协调事发海域附近的外国护航舰艇和飞机提供支援。与此同时‘马鞍山’舰‘千岛湖’舰全速出击……”
透过这些话语,不难看出,各国海军都对“合作”二字充满了期待。
“实时获取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海上目标态势,是海上舰艇编队执行护航任务的关键环节,也是把握护航行动主动权、正确处置海上突发情况的前提和基础。成功解救‘富城’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23日上午,来自海军司令部的郭微光少校在会议上进行了题为“加强反海盗行动信息共享、提升海区态势掌控能力”的专题发言。他提出了建立全海区态势共享机制、增强与国际信息机构合作、继续推进和落实舰船报位制度等多项建议,并且详细列举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发言得到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在两天的会议中,10多名中外代表走上讲台,围绕海盗形势和情报信息工作、海上兵力行动组织、护航法律、护航保障等问题等进行了专题发言。他们不仅详细介绍各自的经验做法还对未来的合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正如海军副司令员丁一平中将在会议开幕式致辞中说,此次国际研讨会的目的,就是在护航专业领域创造一个友好、合作、开放的平台,以便各国海军广泛交流、分享经验、取长补短、深化合作、共同提高。
“这次会议很有意义。”在会议茶歇时间,欧盟海军参谋长菲尔·哈斯拉姆上校对记者说,这次会议更加明确了我们的共同目标以及各自可以发挥的作用,有助于推进务实性合作。多国海上力量法律顾问卡罗琳·坎亚中校、巴基斯坦海军学院副院长哈希姆·扎拉中校,以及很多与会外方代表也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感谢中国举办这次研讨会,希望中国能继续搭建这样的交流合作平台。”
三年来,中外海军护航编队之间合作范围越来越广,内容日趋丰富,层次不断提升。就在本次研讨会举行期间,中国国防部宣布,将与日本印度两国开展护航合作。经协商一致,从2012年1月起,中国、印度、日本等独立护航国家加强了行动协调,以季度为周期,整合各自护航班期。此举将进一步提高国际护航效率,使各国商船航行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转自人民网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72467/17216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