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业领袖齐聚便运公约60周年庆祝活动 共议航运未来
作者:舒睿 编译 时间:2025-03-31 点击数:

航运业领袖齐聚便运公约60周年庆祝活动 共议航运未来
为纪念国际海事组织(IMO)《1965年国际便利海上运输公约》(以下简称“《便运公约》”)通过60周年,全球航运界领袖于3月10日齐聚IMO特别论坛,本次活动系便利运输委员会第49届会议期间的重要边会。会议由IMO 秘书长Arsenio Dominguez主持开场,回顾了公约历史成就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便运公约》自1965年通过以来,通过标准化船舶抵港申报信息,有效提升了全球海运效率,持续推动海运业的发展。
自2024年1月起生效的《便运公约》附则修正案要求建立“海事单一窗口”系统,通过集中式数字平台实现船、港、主管当局三方数据交换,进一步简化船舶抵达、停留、离港流程。世界航运理事会(WSC)高级副主席Lars Kjaer指出,尽管《便运公约》推动了航运业的数字化进程,但许多利益相关方仍对其对海上便利运输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他呼吁应加强公约宣介,并关注区域实施公约所面临的难题与挑战。
国际港口协会(IAPH)董事总经理Patrick Verhoeven肯定了标准化与数字化的成果,并指出当前挑战,即一方面需弥合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间的“数字鸿沟”,另一方面需应对激增的网络安全风险。港口作为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已升至行业首要风险,地缘政治动荡更将加剧这一风险。他呼吁通过政企合作构建数据交换信任机制,确保效率与安全。
DFDS海运公司的年轻女船员Scarlett Barnett-Smith从实操层面指出,数字化使船员摆脱文书负担,船员应专注航行安全而非处理大量的文书工作。她揭示部分从业者存在技术焦虑,建议船舶和港口管理人建立透明、畅通的沟通渠道,以帮助船员适应数字化转型。她还强调需关注船员心理健康,同时,改善全球占比不足2%女性船员的工作环境。
此外,与会者在讨论环节聚焦《便运公约》和“共同责任”理念展开了多维度探讨。